一目均衡表(Ichimoku 指标),原名只是均衡表,后来因为作者的笔名缘故,加之【一目】的本意又有一目了然,以及围棋里面细小的一目之处都能够看清楚看明白的含义,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叫法,一目均衡表。一目山人在 69 年的时候公开这套指标时是写了 7 本书,后来他的儿子,二世一目山人成立公司,(扯淡一下二世一目山人并不喜欢他老爹的金融经济,他是印刷业的技术师,因为 2000 年时候有人拉起大旗狂谈 XX 流的一目均衡表,三代目的孙子是知识分子,看不下去,充分利用专利权而以二代目为社长成立公司来宣扬正宗,这个效果很好,但也造成了社会上书籍的缺少)整合出版了四本一套的【一目均衡表】【一目均衡表完结篇】【一目均衡表周间篇】【我的最高的型谱】。其中,【一目均衡表】是基础知识,并简单地介绍了时间论,波动论,值幅论的三论。但综合论的详解却还是最重要的第二本【一目均衡表完结篇】。【一目均衡表周间篇】是对周足的分析,【我的最高的型谱】是介绍了一些作者总结出来的蜡烛图型谱。
本系列基本知识,是讲述我自己理解了的第一本【一目均衡表】的基本知识。【完结篇】的内容相当难,其实也是我平时检证在练习的内容,对磅日,美日这两个商材,利用三论综合分析的例子和思路,大家可以在学完基础系列以后逐步深入学习。
一目均衡表有五条线,其中四条是很有特色的均线;这是最最基础的。各个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转折线】:在当前位置,记录从当日开始前面 9 天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平均值. 这是一条短周期均线。
TenkanSen =(9 天间的最高值 + 9 天间的最低值)/2
【基准线】:在当前位置,记录从当日开始前面 26 天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平均值. 这算是一条中等周期的均线。
KijyunSen =(26 天间的最高值 +26 天间的最低值)/2
【先行线 SPANA】:将当日的转折线和基准线的平均值记录在未来的第 26 天位置。也是中等周期的均线。
SPANA =(TenkanSen + KijyunSen)/2
【先行线 SPANB】:将包含当日开始前 52 天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平均值记录在未来的第 26 天位置。这是相对长期周期的均线。
SPANB =(52 天间的最高值 +52 天间的最低值)/2
两个先行线之间构成的区域称为【抵抗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云】。两个先行线互相交叉的地方,日语叫 NEJIRE,汉字是捻。具体很难翻译,但是很形象。我自己是直接就用日语发音来代替的。
【延迟线】:将当日的终值(收盘价)记录在包含当日在内的过去的第 26 天位置. 一目均衡表里面,唯有这个不是均线。但它的作用却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比较。
ChienSen = Close
在大家有过均线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都会明白,两个不同周期的均线会因趋势而形成交叉,先行线的交叉,短周期的 SPANA 从上方向下穿过 52 天间的均线 SPANB,俗称【死叉】,在一目均衡表里称为【阴转】;反之,SPANA 从下方向上穿过 SPANB,俗称【金叉】,在一目均衡表里称为【阳转】。
转折线和基准线也会形成金叉和死叉,这将是一目均衡表的下一节内容,【三役好转】或者【三役逆转】,也是一目均衡表的基本交易手法。换而言之,由于一目均衡表是均线指标,所有均线原则也就都适用于一目均衡表了。
很多人看着一目均衡表的所谓云图,都是不知所措,怎么操作?
所谓指标,就是看指标与 K 线(价格线)之间的位置,这相互之间最容易构成交易信号。而一目均衡表的信号,基本就是【三役好转】。
在一目均衡表里,用【好转】的术语代表多的方向,反之【逆转】也就是空的方向了。
首先是前面一章提到过的金叉现象,在一目均衡表里也存在。由于转折线是 9 日间的均线,基准线是 26 日间的均线,所以当转折线从下而上穿越过基准线的时候,就代表好转,多的方向成立,因此可以入场买入。如图的 1 处就是。
其次就是价格线的 K 线,从下向上突破抵抗层的上限,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出云,云的上层突破了。如图的 2 处。
第三是延迟线从下而上穿越过价格线代表好转,由于延迟线是当日的终值(现价)和 26 日间前的价格线相比较,看起来就比较麻烦。这个好转是比较现价与 26 日间前的价格之间的高低比较。
以上就是三个基本入场点,多单的。空单的入场点也就是相反的【三役逆转】。
1. 当转折线从上而下穿越基准线,构成逆转,代表空方市场成立。
2. 价格线跌破抵抗层的下限,代表逆转入场点的信号,也就是空单位置。
3. 延迟线从上跌破价格线,代表现价低于 26 日间前的价格,代表逆转,意味空单位置的信号。
【修订备考】图片这里写的是转折线穿越过价格线了,应该改成为转折线穿越过基准线。
三役好转和三役逆转是一目均衡表的最基本交易信号。可以看得出,一目均衡表相当稳健,它追求的不是最大的利益值(即所谓的拐点入场),而是最稳妥的入场位置。在三役好转的三役之中,我们检证历史数据的话,很容易发现,转折线与基准线的交叉,更容易有欺骗信号,这是因为它们二者的周期都比较短;相对来说,价格线出云之后,反复就要少,可是它的入场点由于过晚,利益也相对较少。
大家可以在历史数据图上比较检证,当然 H1 以上的数据可能止益会高,若仅仅是 M5 甚至 M1 的数据做交易的话,入场点很多,这就麻烦了。因此才会有后面一目均衡表的三大理论出现。在一目均衡表的波动理论指导下的回调入场信号出现。在这里,还是需要强调下,一目均衡表创造发明的时代,计算器还没普及,因此,一目均衡表是基于日图级别的数据上分析得到的。而日图的特征并不是一定就适合 H1 或者 M5 的,所以做日内的操盘手一定要注意。毕竟一目山人那时候的本意,还是做中长期的方向的。
在我自己学习检证数据的过程中,虽然本人可以厚颜自己计算机编程能力强,可以解决大量计算的难题,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反映和计算是跟不上的,因此,这也是我在教学途中一直强调大家,固定好货币对,固定好时段,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去调整。不然,实在是看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