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摘抄

309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与自己和解》摘抄 我们内在的潜力以及潜意识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是主人,我们的生命缺少了自控能力。

若要减少依附,增强自控能力,那就要去做自己的主人,如此才能听从内在的声音。切记不要育目听信他人的标准,纵然他人的标准确实被他们自己经历和验证过,但那也只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你的或者我的。

我们干万要记得,世界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 DNA 排列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更何况再加上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行为习惯及心理状态等的差别。更重要的是,生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生命从来没有既定的模式和框架。

 

我的痛苦来源于“取悦、满足”别人,以获得肯定的动机;当无法如愿“取悦满足”时,进而想去证明自己已努力,希望被理解;还有一种对付出能有所回报(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的期待..

所谓“不单行”就是对吸引力法则非常好的表述,我们都不喜欢“福”,于是我们极力排库,极力地恐惧于那些不幸,我们越恐惧越排库,那些种种褐害和不顺的想象就会越生动越丰富。我们的内心也会由此而产生真切的战栗,而就在真切战栗的时候我们的想象就有可能变成现实。当“”真的发生时,我们会进入极度恐惧的旋涡当中,其他种种连带的不幸的想象会非常真切地印入我们的心境当中,于是“福不单行竞然成真了。

很多小问题甚至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极力抗拒而变成大问题,并越发严重。

我们不太可能成为别人世界里的焦点和中心,尽管有时看似这样的事情在发生。真相是:那些关注我们的人之所以关注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他们从我们的“事件”中想吸取些谈资,打发些时间,填充他们自己的空洞而已,他们很快就会忘记我们。

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中心,就如我们自作多情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样,他人也正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关注别人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长期的关注,而很多时候,关注别人的背后存在着自我的意图,自我也许从关注对象的过程和行为中得到了安感、鼓励甚至是满足,总之从深层来讲,关注的终点会落到自己的身上。我们都在自己的故事中扮演着自己。

多情是一种极度盲目和自以为是的作为,它常常带来痛苦。当我们太在乎别人、太爱自作多情的时候,要么让我们表现出太高估自己,要么就是太败低自己,从而滋生众多烦恼。自作多情就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多余的“故事情节”或是“心理情结”其实我们想象的那些外在和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和评判多数是不存在的。

《礼记》中写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意。”意指人生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和性欲,即生存和繁行所以,健康是懂得平衡。中医认为健康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正气是指人体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健康能力,当人体的正气足时,病邪是无法干扰的。只有当我们内在的正气不足,失去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时病邪才会得遥,于是中医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就是说,疾病康复的关键在于恢复人体的自主调控能力,恢复人体的平衡态,任何药物使用的目的都是在为恢复身体平衡机能提供辅助。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曾说过:“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

当有问题在自己身上发生,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内在环境或者外在环境存在失衡问题。如果找到了失衡的“点”或原因,那么就可以围绕这个下功夫,从而使身体内外环境最终恢复平衡。
孩子无来由的发烧(这里所谓无来由,是从我们习惯的认知范围来讲的,如没有感冒迹象或者并没有存在可能导致感冒的传染源等而发生的发烧)背后,往往有未被接受的情绪存在。这些情绪,多数是孩子内心所发生的一些恐惧、失落、委屈等,因为他们尚不会用语言完整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能量再次处干健康守恒状态。

著名的心理大师荣格曾提到:“若是无法察觉内在的情境,它们就会投射出来变成外在的命运。”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是无法觉知到内在的冲突,那么外在世界就会逼不得已将那份冲突“演示”出来。

我真正意识到,一个人,当他遇到超乎想象的“恐惧”或者不符合理想状态的“事实”时,他会惯用逃避、麻木、转移、无视等来欺骗自己。这种欺骗是无意识的,它会暂时免除面对“事实或者真相”所带来的“剧痛”,同时它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制造各种混乱(身体的或者情绪的)。

如果不能与那个受伤的自我达成和解,麻木就不会转化,痛苦的那个自我依然在身体的最深处潜伏,而由此所带来的的混乱与不适则将始终伴随。所以,让自己真正放下身心,给自己与内在受伤的那个自己一个面对的机会,痛苦才有转化的可能,痛点才会真正清理干净。

心无挂碍,活在当下,放松就会自然绽放。

沟通是一种艺术,是一门科学。请大家觉知和放下自动习惯性及以自我为中心的喷叮,从而让家成为真正成长、学习和爱的港湾,而不是控制、反抗和逃离的战场。

我一直试图通过内疫和自我惩罚降低罪恶感。然而通过自己的经历我发现:内疫和自我惩罚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内疫和惩罚一般是在“自我”的层面,“自我”希望打造完美的形象,它没有勇气去接受自己丑随的一面,所以把那些“丑随的自己”割裂在一旁,对其进行惩罚,而“完美的本我”则在一旁非常无奈地表达着内疫,从而找回内心的平衡。

内疫和自我惩罚有助于“自我”的心理平衡,同时内疫感这种特殊情感的存在对人际关系的维持和改善是有益的。它能驱使人们采取更多的亲近社会行为来修补受损害的社会关系。

尽管,疼痛、病症或者自我惩罚可以缓解内疫,但它们不是最好的方式。实际上,如果我们有勇气去直接面对事情发生的现场及细节,那才是有效、彻底的解脱方法,这不单是对当事者表达歉意,做出补偿,更重要的是去接受犯错误的自己,如此我们才可以完整且健康地继续前行。

一个人,当他开始真正接纳自己,他才会对万事万物充满欢喜而无抱想万物为一体,是和谐平等平衡的整体。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实际上,无论如何逃脱,自己扔出去的石头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常常有惊叹和不可思议:同样的事情,当我处在情怒反抗以及不用心的情况下,它就是障碍,就是毁灭和推残的力量;而当我放下了怒反抗并用心去经历和探索的时候,我收获的则是提升和成长。

我对我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充满感恩。

生命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向自己追求的方向每走一步,都是提升和成长。在生命旅程中,我们可以一直原地踏步,也可以转身先到另一处观光,可以边看风景边散步,也可以大踏步或者跑步式前进,无论如何走过,找到自己”是最终的方向,所以千万别说“我不需要提升,不需要成长。

生命就是关系,不仅是与周围一切的关系,同时更是与自己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黏合剂就是“爱”。当我们的“爱”不受堵塞,当我们的“爱”流通顺畅,那么我们的关系、我们的处境都会顺畅且有力量。

爱在我们的内在里自然地流消,温暖地流消,让我们内在的一体和谐地存在和发展。

尽管贪梦的本质是无边的欲望,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需要克制。正常的欲望是人的正当需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是相匹配的,也就是说,欲望是可以通过正当的努力得以满足的。而贪梦则是正常的追求无法实现的欲望,需要通过不择手段甚至是损害他人的利益才能实现。

要想摆脱梦魔,有这样一些方法:
1. 首先明确疆梦不是病态,不必因此而紧张,以免形成墨梦与精神、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加剧梦魔的纠缠
2. 用心找出梦魔的诱因。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多和白天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有关,睡前吃得太饱、吸烟、饮酒,或者看恐怖片、书籍等,都有可能引发梦魔。只要找出梦魔的透因,对症下药,状况就能够消除
3 逐步复述疆梦内容。如果醒后依然记得疆梦的内容,就详细地描述出来,包括每一个细节,尽可能用文字描述,当对墨梦的内容了解清楚后,受惊吓的程度就会减弱。或者幻想好的结局。例如,在白天看到了车褐,就可以幻想没有人员伤亡,这样就不至于引起晚上做梦。
4. 思考梦境的真正启示。如果梦境经常反复,或者在梦中的感受非常雷同,就要思考梦给自己的启示。其实,这些梦作为潜意识的信使,来向我们传递那不曾打开的心结,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潜意识通过梦境带给自己的提示,我们就能获得心灵的成长
后悔、馈怒、悲伤、焦虑、恐惧等种种不良的情绪,是我们人生中难免要品尝的滋味。多数人都将这些情绪视为洪水猛兽,或起码视为心理健康的敌人。因此,当有去与之抗拒,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些看似不良的东西一样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养料。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积极参加社会交往,一个人要想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首先必须多进行社会交往,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别人进行比较。进行社会比较是每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社会比较策略,对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社会比较,必然是综合的比较,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绝不能无原则地攀比。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起点,警如家庭背景、生理状况、智力程度、生活遭遇等,因此,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这样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同,同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发生变化。每一种评价都不可能是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但只要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就能得到比较全面的自我概念。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留意多方面的信息,这样我们就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当然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要虚心认真,从而不断调整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做生命的主人,我们需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受所有的自己

我们的存在就是完美的,我们之所以拥有千差万别的体态样貌,就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生命智慧的完美。我们不必为自己没有张三的聪明、李四的口才、王五的健美而责怪和嫌弃自己,我们也不必因做错了事情而不原谅自己。

我们要全然地接受自己,如此才能看到自己的精彩。

幸福,平淡到让我们看不到的地步,简单到让我们难以置信的程度。就让我们用心生活,用心经历每一刻的幸福吧!我们要拼去心灵上的浮尘,扫去身上的劣习,让自己的生命闪闪发光!

正文完
 0
飞翔的mouse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飞翔的mouse 于2022-11-12发表,共计4104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