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的房奴
从前,说一个人是乌龟,绝对是在骂人,被骂者说不定会跟你 拼命。因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做乌龟等于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现在就不一定了,那会被人当成是一种祝福,不仅因为乌龟命 长命好,最主要的是人家一生下来就有房子住,那可真是一种生而 有之的幸福。能够与之一比的,唯有蜗牛,但蜗牛因为一部叫((蜗 居))的电视连续剧,而不幸沦为了弱势群体。
再说从前。从前,追求浪漫的人,会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讲述或倾听着与 感情有关的童话故事。现在就不一定了,不得不回归现实的人们,会在一大片楼盘下 面,一边数着那些黑灯瞎火的窗户,一边诅咒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有二房三房乃至四房五房之一族。
这都是房子给闹的。
本来,房子建了是给人住的,现在却成了投资品种。还不像国 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的股票,有涨有跌,可以买空卖空,而是蕋本上 只涨不跌,所以,这个“投资品种”就与每个中国人有了关系,有 钱如温州客者自然会大炒特炒,就是囊中羞涩的工薪阶层,为了抵 御通货膨胀的预期,防止辛苦挣来的钱贬值缩水,也会壮胆挤人购 房大军的行列。房子,于是成为了会施展“吸金大法”的无底洞,成了很多人 心里的痛和为之劳“命”伤财的奴隶主。
往形而上说一说吧。尽管很多人心里都明白,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楼市如果一旦成 为泡沫,将不利于经济的稳健发展,可实际上,这些泡沫却实实在 在的一直在形成。问题是,既然泡沫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此糟糕和危险,为什么 还会越吹越大?因为对于一小撮人来说,泡沫可以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关键的问题是,话语权往往掌握在这一小撮人手里。他们是谁?
浮在面上的是个人投机者,那些公开或半公开的炒房团、•炒房 客。他们低买髙卖,赚的差价可以让他们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更大的推手或楼沫制造者其实还在后面。首先是某些地方政府。据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 40% 以上来源 于房地产领域的地价与税收,所以,它与房地产企业亲密无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不难理解,因为抬高地价和房价总是能够让自己 的利益最大化。还有,它可以将自己控制的价格高飙的土地,作为 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抵押品 Q 还有一点,就是 GDP 上去了,他的职务 也可能跟着上去。至于土地财政让这些地方政府花钱可以大手大脚,这种事我们就不去说了。其次是国企。房地产如此赚钱,国有企业决不会满足于作壁上 观,一定耍下场大捞一把。为什么各地土地拍卖的标王往往是国有 大型企业?为什么各地高端住宅的开发商总不乏国有大型企业的身 影?因为据说它们总是能够很轻松很顺利地从政府控制的银行系统 获得无息或低息货款,如果花银行系统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当然 很容易财大气粗。再说了,国企老总在任上是有经济指标目标考核的,有什么理由不让他插手或染指房地产业,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吗?
泡沫越吹越大,就总有破灭的那一天。到时候,谁会为此埋单?
地方政府恐怕不会。当然,它也不希望土地财富、土地财政的 美梦破灭,因为那将使它减少或失去大部分收人,以及用虚高的土 地价格来增加银行贷款的能力。但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它很可能 会减少在蕋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上的挥霍性投资,再就是减少向本地 区提供的服务。国有大型企业也将金蝉脱壳,它们不会被迫偿还银行贷款,因 为那将使国有资产流失,在很多国有大型企业高管看来,偿还国有 银行的贷款,就像将左边口袋里的钱掏到右边口袋,完全没有意义。大不了把房子作价给银行,银行再把它当成不良资产剥离给资产公司,再由资产公司贱卖变现。如果房地产崩盘,最终受损的很有可能只是老百姓的利益,埋 单的就是普通老百姓。